心情鬱悶寫的東西就鬱悶orz
曹丕忌日在即(還有快一個月好嗎),難怪我如此鬱悶(?)
不知道忌日時還能不能生出什麼東西,就先佔個紀念
啊但,曹丕已死,抱歉硬佔個私心tag
畢竟他永在陸遜心中(好)
然後還滿喜歡寫寫好捧由凌統出沒
其實是隨手寫了一小段一小段的,也不算個完整的文(這樣亂亂的也想不到能取什麼名了),就順便在前面講講自家丕陸世界觀好了(?)
基本上自家丕陸就全是《掬落燕》背景下發展,各種單篇也根據此設定
歷史啥的前後錯置各種私設XDD
(掬落燕就是個黑孫權的情況下發展的,啦啦啦就不tag他啦)
簡單說明個:
西元221年,孫權遣使臣服奏章。丕封孫權為吳王。
曹丕命孫權遣子來魏,孫權以世子年幼為由,改派官至相位的陸遜前往魏國臣服,以表忠誠。與此同時,曹丕美其名為兩方交好,實則為監視,亦派遣丁儀作為使臣前往吳地。
西元222年,孫權復叛,斬來使丁儀,將其頭顱送給曹丕,曹魏百官眾憤欲殺陸遜,曹丕將其保下(懶得看文還是可以看這個瞬間的圖XDD連結在此),納入宮中(四個字帶過曹丕用整整37篇愛上我陸的過程,甚至還需要十幾篇才可能真的進宮去)。
西元225年末,曹丕南征,擔心自己死後護不住陸遜,將陸遜交付予對戰中的凌統,送還孫吳。(喔這裡有個小短篇【丕陸】歸鄉 )
回軍洛陽後,曹丕傷疾復發,隔年病逝。
---------以下幾個小段子集結---------
「伯言,你……還沒原諒主公嗎?」
「沒有什麼原不原諒的,」陸遜看向窗外新月,大半的側臉落在夜色裡,「為人君者,權衡利弊,僅君者能自知,非我所能議。」
「孰輕孰重,取誰捨誰,自在其心,原是我放得太重罷……」
「其實你也是該怨的,當年……」凌統隱語未言,嘆了口氣,「當年我們也勸不了他。」
他不那麼在意的,比起願不願意重新奉孫權為主,陸遜在意的早已非過往恩怨。
只是心已無可繫,他該如何以心再與誰相待?
難以出口的一句陛下,也已非是對孫權的怨懟,終是,對那烙於心上之人的稱呼,再出之於口、惟添傷痛罷了。
「伯言……是不願回來的嗎?」
「……我本也沒想過能回來,」至於願不願意,終究也無以影響結果。
「欲歸時無歸途,欲斷時卻難辭……」
一個他全心輔佐的君主,為了除去他將他迎出宮門,一個他願傾後生相伴的帝王,為了保護他將他推向故土。
造化弄人,要說哪一處是歸處,陸遜便也是說不清的。
「那日,曹……我……」躊躇半晌,凌統卻仍未能開口,當時曹丕的託付,他是接下了的,不是為曹丕,是為故友,但陸遜的反應他看在眼裡,哪裡能不明白他兩人之間的關係不簡單。
當時他先書予孫權一信,言明陸遜便是在魏也不曾獻計,形同軟禁,心仍懷江東,趁曹丕重傷潛逃歸來,之後再一再保證陸遜的忠心,加上孫權雖曾獨斷狠心,終歸在舊情上是對不住陸遜,多少有些愧疚,凌統這才放心帶著陸遜與軍隊一同返還。
陸遜則一直不冷不熱的,更確切地說,應該是了無生氣的順受著這一切安排,無論是他和孫權的,或是曹丕的,就如當年被送往曹魏一般,沒有抵抗,只是比起當時更少了些溫度,活人的溫度。
他不清楚曹丕和陸遜怎麼走到一起,兩人的用情如何,但儘管他對魏帝曹丕無半點好感,可他為了陸遜能做到這種程度,這一點他凌公績是佩服的,只是終究那人是在與自己交手後倒下,雖說兩軍交戰必有死傷,但他還是有些介懷,陸遜可會怪他?怨他?
約莫猜得出凌統是欲言又止些什麼,陸遜只是搖了搖頭,「非你之故。」
不怪你,不怨你,只是說到底,他終能夠怪誰呢?
— * — * —
鮮少與曹魏的相國有所接觸,或可說是能避則避,現下卻是他難得的主動投了拜帖,雖想過對方可能會拒絕,但竟意外順利地被領了進去。
面前的司馬相國,在他提出請其勸諫曹丕勿以身親征時,屏退左右,背過身去。
「你以為,我沒有勸過他嗎?」司馬懿的聲音凜冽,就如方才看著陸遜進堂來的目光一般。揚起的語尾,氣勢凌人卻隱隱帶著自嘲。
「陛下決意如此,我便為他鎮後。」沒有人能改變他的決定。
所以為他守住他的後方,讓他無後顧之憂。
——而你能做什麼?
陸遜頷首沈默,他此番確實是多餘而踰矩的,但卻也無法什麼都不做地任憑身體不復以往強健的曹丕如此行事。
「我會請命隨侍聖駕,隨時護其左右。」
「前幾次他都沒有答應。」司馬懿冷道。
「即使如此,我仍會不斷請命。」
沈默須臾,司馬懿才回過頭,注視著陸遜,「誓你將以命護陛下,若有個萬一,我絕對傾國之力踏平江東,包含你的陸氏。」神色閃過一絲狠戾,司馬懿似是不耐煩陸遜般,遣人送客。
畢恭畢敬的請託,畢恭畢敬的承諾,然後退下,司馬懿瞥過陸遜低眉順目離去的身影,不知道心裡是什麼滋味。
他不信他,他只信自己,他從不信誓言,卻要其立誓表誠。他要的究竟是什麼安心?
他知道陸遜對曹丕的感情,他利用此來多確保曹丕安危一分,只是除此之外其他的威嚇也是必要的。
他不清楚自己到底希不希望陸遜隨侍曹丕親征。但他明白,那是他無法做的事。
— * — * —
被以命相護的,終究是自己啊。
「我既回來,便當從其事。」固守江東,即使不是為他孫權。
「公績勿憂。」
陸遜字句清淺,宛若其雙眸中淡淡瑩光。
「恭賀……陛下。」
孫權稱帝,改年號為黃龍,遷都建業。
皇子仍舊尊陸遜為師,陸遜便留於武昌教育皇子,深居簡出。
---------曹丕都沒出現好想他啊(自己不寫還說?!)---------
陸遜當年被納入宮後也在照顧和教曹叡啊
一個陸遜良師賢母的概念(好
唉唷去每日看個三遍得鹿來讓心情變好(咦